周海汉:震灾过后不得不反思

abloz 2008-05-18
2008-05-18

周海汉 /文

从5月12日地震发生以来,天天在网络和电视中关注着四川汶川的灾情。灾难巨大,损失惨重,心情悲痛,也有很多让人感动的人和事。比如全中国人们面对灾难所表现出来的团结和善良,比如台湾香港同胞对大陆地震的解囊相助,比如子弟兵,志愿者和医护人员救灾的全力付出,比如灾区人们的顽强抗争,都让人很感动。

但这些不能止住我对震灾的反思。

首先,为什么学校都是豆腐渣?据说西方国家的学校建筑是最坚固的。发生灾难后人们都跑到学校避难。可是我们的学校,却是最脆弱的建筑。有人会说在那么大的地震烈度前面,学校建筑禁受不住只能怪天灾。可是学校周围同样高度的建筑为什么没有倒?政府大楼为何屹立如故?而学校却倒成一片瓦砾,以致那么多年轻的生命集体离去?政府在建筑质量监管中的失职是不得不查的。尤其是小地方,建筑技术本来落后,加上可能存在的腐败和偷工减料,更加让孩子们的生命置于危险之中。结果地震用惨痛的结果,暴露了出来建筑腐败背后的权力腐败。

其次,救援手段为什么那么落后?虽然灾难后大批解放军,消防战士进入解救。但在如此大灾难面前,很多人却只有靠赤手空拳。钢筋水泥垮塌的建筑,一块大结构有好多吨。没有现代化的机械设备,怎么搬的动?而采用电锯切割打洞来救人,没有支撑设备,可能引起建筑的二次垮塌。被救者和救人者都面临生命危险。所以每从废墟中救出一个人,都相当艰难。我一边看电视影像,一边想,应该有一个机械臂,把上面这块大水泥板托住或搬走。应该有些保险的支撑设备,来撑住这个大水泥块。可是没有,支撑的只是不知在哪里找的一小段木头。

第三,请求外援太慢了。欧美的救援组没有请。日本,韩国,台湾的救援组直到第三天才过来。这个时候,黄金救援时间已经过去,真只能靠奇迹才能救出几个人了。我相信救人比面子更重要。

第四,转移安置和进入震灾核心区太慢了。前两到三天一直在打路。结果路通后看到没有被埋在废墟中的人们已经饿了好几天,没被震死也快被饿死了。而埋在废墟中的人,能被救出来只能是造化,是奇迹。空军虽然出动了,可是也没有达到先期侦查和救人的目的。也许是我的期望值太高了。

第五,要藏富于民而不是财富集中于政府或少数富豪。大灾发生后,很多人倾囊捐助。但他们能力有限,每月只能挣那么一两千元。试想,如果中国民众收入普遍较高,那在大灾面前的资金困难可以轻易化解。如果把希望寄托在爆发的房地产业(房地产业号称支柱产业,他们聚敛财富的程度远远超过其他行业,并且因为房地产业的暴富而导致了其他人的贫困),恐怕灾区的人们还得苦苦等待资金救援。看看王石,企业捐款了200万(那是所有股东的钱),公司个人捐款额限定在10元。王石年薪近700万元,股票收入不算。不知他个人捐款超过了十元没有,不得不说挺抠门的。任志强等与民众为敌的富豪此时屁都不放一个。而普通民众虽然几十几百的捐,但让灾区人们感受到了大家的关注和支持。

总之,学校建筑大量倒塌,应该查背后的腐败。但这只能事后弥补,更应该抓制度的源头,腐败产生的根源。那就是民众已经失去管理监督国家的权力。腐败势力可以有恃无恐。而财富方面,创造财富的土壤和财富的分配制度应该更加公平,这也牵涉到源头,就是制度建设。人们没有力量参与制度建设,决定财富创造和分配的制度。某些天灾不可避免,而中国在应对灾难时还停留在原始状况。就算派出大量军队,也使不上力。解放军平时训练的,毕竟只是战斗相关的能力。到了灾难面前,流着眼泪用赤手去救,怎么能达到理想的结果? 希望在救灾方面,能够加强力量。这样,面对震灾,面对冰灾,面对水灾和其他灾害,受灾的人们也不会那么无助。强大的救灾力量,也是一个国家的实力的象征。


如非注明转载, 均为原创. 本站遵循知识共享CC协议,转载请注明来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