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人比较喜欢讲血统。
古时候有残酷的刑罚,叫诛连九族。余秋雨曾在一篇关于东北流放的文章中讲到这刑罚的怪异。就是一些人被流放了,都不知道到底是什么原因。九族这么一个几百上千人的家族就被通统流放了。
在文革时期,也讲血统。追踪你祖宗三代,看看是不是根正苗红。谁族里人在外国啊,或者供职于国民党政府军队啊,当过土匪啊,绝对不能入党。反而会被整死。
现在农村里的人比较讲家族观念。修的族谱把城里的族人全修进去了。城里的人则不讲究这些,好像更注重个人奋斗。
但是,看看高干子弟名录,好像并不是表面上的样子。高干子弟都做得不错。高干子弟果然比普通人能力更强么?这个不敢这样说。但他的平台确实是普通人所望尘莫及的。所以不由想到一句俗语:“龙生龙,凤生凤,跳蚤生臭虫,老鼠儿子会打洞。”这是对于遗传最通俗的描述了。
对于高干子弟,或者对某些成功人士的子女,去追踪一下他们的成功程度,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情。俗话说:“富不过三代。”又说:“三代才能造就一个贵族。”还说:“自古英才多磨难,从来纨绔少伟男” 看看他们后代,是成为了贵族,还是成了纨绔子弟,还是成了破落户。看看他们的祖上,是贵族,还是暴发户。除了现象,还可以研究他们成功的原因。是家庭环境,还是教育,还是金钱,还是权利,还是什么东西让后代成功的。
有人研究说,即使革命时被打倒的地主恶霸,等到改革开放,他们又翻身了。重新把那些泥腿子踩在脚底下。以我们农村人的话来说,是他们家祖坟好。无论怎么整他们,他们还是可以起来。
科学一点来说,也许的确是他们的家庭环境和教育让他们的后代成功,如果他并没有借助父辈的力量投机取巧的话。
今天吃饭时,聊到城里人和农村人的通婚问题。巧的是一桌五人居然只有我一个农村来的。好友跟我说,有一个朋友的朋友,是个农村女孩。开始以为他要给我介绍呢。他却说,人家的要求是要找个城市的男的。因为她不希望双方的家庭负担都太重。这本来人之常情,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。我也没什么好说的。好友很关切的对我说:“因此,你要认准自己,定好位。”由此又引发了一场农村和城市价值观问题的论战。我发觉,真是农村和城市已经隔离很多了。本来平等的中国人,在现状之下,已经完全不平等了。好友很高雅的说是因为认识有差距,所以他不会找农村的女的。我后面一针见血的指出,这不过是个经济问题。农村人的确很多没条件受教育,整体上来说是文化低。但这一切,是什么原因造成的?夫妻双方的确需要适应的过程,但不要高贵的认为自己的一切习惯都是好的。我说,这种隔离和分化,将是中国动乱之源。我说假如浙江一家农村的女儿,他们的家产有上千万,你要不要?他就说,因为经济地位上升,所以认识也上升了。我说,你们非要将农村人和城里人难以结婚归结为认识差异。那么城里一些女孩哭着喊着嫁给外国人,就不怕习惯问题和认识的差异?所以,归根结底是经济问题。而中国的城乡差异是政治原因造成的,并不是农村人天生比城里人懒,天生比城里人笨。我是不能改变这个世界,但我拒绝接受,不会低头。你以城里人身份为高贵,瞧不上农村人,就跟天涯闹的沸沸扬扬的易叶卿一样。以其人之道,还治其人之身,恐怕在高干子弟面前,一样是被瞧不起的人。都是五谷动物,谁比谁高贵呢?毛泽东搞个上山下乡,城里人就叫苦连天,还来个哭天抢地可怜兮兮的伤痕文学,让人尊敬的余华还写篇什么狗屁变态的《兄弟》。农民在贫穷的农村生活一辈子,那又怎么说?你说让你们上山下乡浪费了人才,中国的政策让广大农村青年人不能上学成才,耽误了整个民族腾飞和发展的进程,甚至会引起社会崩溃,那就不浪费人才了?
因此,个人价值观的选择可以尊重。但要上升到理论高度,认为这是正确的,存在即合理,是无法接受的。美国黑人马丁路德金一篇《我有一个梦》感动了多少假惺惺的中国人,可是他们可以完全无视身边的不平等。不存在正常的让人成才和往高层流通的渠道,将使中国的危机四伏。上层人士沾沾自喜于自身的养尊处优,巧取豪夺,到烈火烧来时一样是玉石俱焚。
如非注明转载, 均为原创. 本站遵循知识共享CC协议,转载请注明来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