熙熙攘攘,利来利往

abloz 2005-12-20
2005-12-20

中国古人已经发现了社会经济的一个基本动力,司马迁说:“天下熙熙,皆为利来;天下攘攘,皆为利往”。可惜的是没有形成系统的学说,或许是我见识太浅薄,不知道而已。中国古代对经济社会其实已有许多观察,并且有大量的论述。

古人发现一个“利”字,让这个世界有序的运行。虽然古人很鄙视商人,士农工商,商人排在末位。但他们发现“利”的重大作用。士农工商,皆为利来,也皆为利往。没有贵贱高下之分。三年清知府,十万雪花银。当官所为何,为利而来而已。

司马迁在史记中讲了吕不韦的故事。吕不韦是阳翟的一个商人,非常富有,但社会地位很低。于是有人给他献策,让他傍秦王嬴政的老爹公子子楚——当时在赵国的一个人质,处境很差,看上去不可能有什么好的前途。吕不韦把子楚当成“奇货可居”。利用自己的钱到秦国走后门,打通宫廷关系,让秦王宠妾华阳夫人认了子楚为义子。吕不韦还将自己搞大了肚子的一位艺妓送给子楚做老婆,此女肚中小孩即为嬴政——后来的秦始皇。这次政治赌博让他身居侯门,食洛阳十万户。

可见任何社会,商人都很厉害,而且商人为了自己利益最大化,精于算计。他们会搞政治献金,搞官商勾结。

无商不活,无商不奸,无商不富。开科取士后,贫苦人家的子女也可以通过读书改变自己一穷二白的情况。“朝为田舍郎,暮登天子堂”。十载寒窗,一鸣惊人。读书人把持了价值观和话语权。因此把读书人的阶级地位排在第一位。其次就是他们出身的阶级,农民阶级,排在第二位。手工业者排第三位。商人的地位最低,不知是由于他们善于钻营牟利,老于算计,还是读书人出于对他们的嫉妒和防范,他们排在最低。因此,哪怕是再穷的官吏,也可以对商人有心理优势。


如非注明转载, 均为原创. 本站遵循知识共享CC协议,转载请注明来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