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济学是基于个体决策进行分析的。因此,它假设人的选择是可以预测的。人的个人行为总是希望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。即在局限条件下,人的行为以满足私欲为原则,争取个人最大利益(最小损失),简称”自私”。
史密斯在其1776年的《原富》中写到:
「很多时候,一个人会需要兄弟朋友的帮助,但假如他真的要依靠他们的仁慈之心,他将会失望。倘若在需求中他能引起对方的利己之心,从而证明帮助他人是对自己有益的事,那么这个人的成功机会较大。任何人向他人提出任何形式的交易建议,都是这样想:给我所需要的,我就会给你所需要的——这是每一个交易建议的含义;而我们从这种互利的办法中,所获的会比我们所需的更多。我们的晚餐可不是得自屠夫、酿酒商人,或面包师傅的仁慈之心,而是因为他们对自己的利益特别关注。我们认为他们给我们供应,并非行善,而是为了他们的自利。……
「所以,每个人都会尽其所能,运用自己的资本来争取最大的利益。一般而言,他不会意图为公众服务,也不自知对社会有什么贡献。他关心的仅是自己的安全、自己的利益。但如此一来,他就好象被一只无形之手引领,在不自觉中对社会的改进尽力而为。在一般的情形下,一个人为求私利而无心对社会作出贡献,其对社会的贡献远比有意图作出的大。」
即便一群人是白痴,那么淘汰下来可以生存的人恰好是符合“自私原则”的人。这是艾仁智的观点。
假如一个人的本质是自私,那么认为这种本质能够被“主义”更改的理论必将一败涂地。GCZY初期实践的失利之后,只不过成为当权者拿来愚人的遮羞布了。
在自私的前提之下,人的行为是可以推测的。
在经济社会,把“有胜于无”,“多胜于少”的东西定义为“物品”。而“多胜于少”,即“缺乏”是对“经济物品”的定义。要付出“代价”,才能获得更多的经济物品。因此就存在“竞争”。有竞争,就得定义规则,就是法律法规习俗。产权制度是规则之一。艾智仁说得好,「产」(Property)、竞争(Competition)、缺乏(Scarcity)这三个字是同义的。
边沁的功用(Utility)代表快乐指数,它是对“自私”的数字化表示。每个人都争取这个指数越高越好。但对财富的拥有量,其边际边际效用是递减的。因此它是平均主义和福利社会理论的理论基础。但功用理论一个不通的地方就是你怎么知道他快不快乐?但某些经济物品,如友情,声望,天伦之乐等也会左右人的选择,但却不可以用金钱衡量。这相当于是对“价格”的一个补充。由于快乐指数没法衡量,把功用进行抽象,就定义为一个数字,一个指数,用来衡量一些非价格的因素。例如,生命和爱情,当面临选择时,把生命的功用定为10,把爱情的功用定位8,那么就会选择生命,放弃爱情。这个指数没有单位,不是美元人民币,也不是斤两英镑,就是一个抽象的数字,用来对某些选择进行量化。由于没有单位,他们不可以相加减,但可以比较大小。就像一个选美的打分,仅是一种感觉来产生冠亚季军。
费沙的“边际”功用理论认为,重要的不是数字,而是边际。边际功用指多一点或少一点物品所带来的功用数字改变。
替换理论:每个人愿意牺牲任何物品来换取其他物品。
如非注明转载, 均为原创. 本站遵循知识共享CC协议,转载请注明来源